作为国际高品质透析与精细化慢病管理的先行者,康华阳光一直坚持将治疗成效数据透明化,每年初定期发布上一年的治疗数据。
在2021年的成绩发布会后,由于大量肾友反馈对于会中涉及的指标仍然存在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所以后续我们将会将各个指标拆分,为大家做一个更加详尽的讲解。
这次为大家分享的部分是:透析充分性Kt/V。
在2021年的成绩发布会中,以国家标准1.2为达标上限,康华阳光的透析充分性Kt/V指标在20年、21年的达标率分别是98.7%和97%。
相比于全国2019年58.5%的达标率,以及北上广2012年-2016年同样也是58.5的达标率[1],康华阳光的Kt/V达标率要高出许多。
[1]文中的国内Kt/V数据图
其中绿色、灰色、黄色、红色分别对应Kt/V≥1.6、1.4-1.59、1.2-1.39、<1.2;
每个柱子则分别对应总体、北京、广州、上海的情况,其中尤其广州的Kt/V不达标的情况为严重
Kt/V不达标对于肾友有什么坏处?达标了对于肾友又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分析。
01 什么是透析充分性Kt/V
我们都知道,肾脏丧失功能以后,才需要透析,因此透析可以理解成对于肾脏功能的一种替代。
当然,透析是不能100%地替代肾功能的,只能替代一部分。而所谓充分透析,就是指这个替代的程度较高,基本弥补了肾功能缺失对身体的损失。
我们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在人体内一多,就会造成各种毒性反应,危害人体健康。
本来这些毒素中很大一部分,是需要通过肾脏处理成尿液再排出体外的。当肾脏没有功能时,就需要通过透析来排除这些毒素。
这些毒素按照大小,可以分为小分子毒素(分子量<500Da、非蛋白质结合),中分子毒素(分子量介于500Da~12000Da)与蛋白质结合大分子毒素(分子量大于12000Da)。
其中小分子毒素的代表是尿素氮,因此临床上也通过血液中尿素氮的变化来评价毒素的清除效果。其中一种评价的方式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指标:Kt/V。
该指标通过计算透析清除的尿素分布体积与患者体积的比值来评估肾友肾友毒素(主要是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情况。
这个指标越大,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明毒素清除得越干净。
做一个不是非常恰当的比喻,如果Kt/V=1,则可以理解为全身的血清洗了一遍;如果Kt/V等于2,则可以理解为全身的血液被清洗了两遍。
为了达到一定的透析质量,国家对于这个指标拟定的达标标准为1.2,但康华阳光在国家标准之上拟定了更高的内部标准——1.6。
为什么以1.6为标准呢?因为国际最权威的透析指南之一:KDOQI指南建议的透析充分性Kt/V目标为1.4[2]。而研究表明,临床上能达到的实际Kt/V往往低于目标设定值[3,4,5]。因此将目标值设为1.6,有助于确保临床上能够达到建议的Kt/V1.4[6,7,8]。
正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因为康华阳光平时的充分性追求目标是1.6,使用的是国际最高标准。所以当康华阳光使用国内标准1.2做为测评指标时,该项指标达标率接近了100%。
这也意味着,在康华阳光透析的肾友,是根本不用担心毒素积累过多的问题的。那么毒素清除这么干净,又帮助肾友避免了什么风险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
02 透析不充分的坏处
从全国数据来看,有近一半的肾友透析充分性Kt/V是没达到1.2的,这样不充分的透析有着许多危害。
首先一个是加重贫血的问题,《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中也指出,尿毒症毒素会影响红细胞的寿命,加重贫血。所以改善贫血,很关键的一点是充分透析。
其次是一个营养不良的问题,充分透析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体内毒素状况,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有效的中大分子毒素清除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对于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也有促进作用。所以充分透析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有效降低死亡率(最高可达两倍)。
再次是一个血压控制不佳的问题,透析前血压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水分状态、目标体重及体内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状态。单从透析干预角度考虑,也可反映透析治疗是否将患者“目标”到了接近目标体重的状态。所以,充分透析对于透析前血压,以及血压控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上述这三个也是很多肾友都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之所以一直无法改善,究其根本很可能就是因为Kt/V太低,透析不够充分。
而肾友在转入康华阳光的贫血、血压等多方面的改善,同样也在相当程度上说明提升Kt/V的重要性。
其实,对于肾友来说,某些问题长期无法改善可能只是因为没有找到最关键的病因。相信随着康华阳光的进一步发展,也将帮助到更多肾友享受到更加充分的透析,获得更好的指标改善,过上更阳光的透析生活。
参考文献:
1.Zhao, X., Niu, Q., Gan, L. et al. Baseline data report of the China 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 (DOPPS). Sci Rep 11, 873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79531-4
2.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Hemodialysis Adequacy: 2015 update.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Am J Kidney Dis. 2015;66(5):884.
3.Impaired delivery of hemodialysis prescriptions: an analysis of causes and an approach to evaluation.Coyne DW, Delmez J, Spence G, Windus DW J Am Soc Nephrol. 1997;8(8):1315.
4.Standardized hemodialysis prescriptions promote inadequat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arge body mass.Ifudu O, Mayers JD, Matthew JJ, Fowler AM, Homel P, Friedman EA Ann Intern Med. 1998;128(6):451.
5.Barriers to adequate delivery of hemodialysis.Sehgal AR, Snow RJ, Singer ME, Amini SB, DeOreo PB, Silver MR, Cebul RD Am J Kidney Dis. 1998 Apr;31(4):593-601.
6.Hemodialysi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Canadian Society of Nephrology.Jindal K, Chan CT, Deziel C, Hirsch D, Soroka SD, Tonelli M, Culleton BF, Canadi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Committee fo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Soc Nephrol. 2006;17(3 Suppl 1):S1.
7.The HEMO Study: applicability and generalizability.Rocco MV, Cheung AK, Greene T, Eknoyan G, Hemodialysis (HEMO) Study Group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5;20(2):278.
8.Adequacy of dialysis revisited.Blake PG Kidney Int. 2003;63(4):1587.